
二、突破专业器材的限制
数位科技的发展,对于想要从事电影的人来说,是一个新机会。以往拍电影需要一台三十五釐米的摄影机,底片加上耗材费用,每拍一分钟成本大约是新台币五千元;换成数位摄影机之后,器材几万元就可以入手,单靠一张记忆卡就能充分纪录影像,也没有沖洗底片与耗材等成本。现在甚至一台智慧型手机,所具备的录影功能几乎已达到可供电影院放映的画质,大大降低了影像的创作门槛。但是当每个人都可以拿着数位相机和手机拍出影像,就可以拍出一部好电影吗?或许,多数人可以成为拍摄者,却不见得能成为一位导演。要成为导演,我认为最关键的是「思想」,以及你要如何思考影像。电影是一种以影音写作的方式,你所「书写」的故事,是否反映出你对社会的观察?你所信仰的价值?这才是一个导演应该思考的议题。至于摄影技术是否高超,或者使用哪种器材,现在已经不是那幺具有影响力的条件了。从学生时代,我就使用类比DV拍东西,之后也操作过八釐米的摄影机。2010年研究所毕业时,我买了一台价格不到三万元台币的非专业数位相机,以此拍了七、八个广告纪录片,再加上毕业製作的短片《白鸽》、剧情短片《摩托车伕》,还有《归来的人》、《穷人。榴槤。麻药。偷渡客》、《冰毒》三部剧情片等。拜数位科技所赐,我利用这些低成本的器材,就可以表达出我要说的故事。但这是不是代表器材不重要?其实也不是。这也是为什幺全世界的独立製片电影,几乎都是日戏,鲜少夜戏的主要原因。赵德胤的《白鸽》:三、培养电影感
电影感该怎幺培养呢?我的方法是大量阅读、尝试写作,加上广泛地看各类电影、接触各种艺术,还有尽情体验人生。从小大哥教我唐诗宋词,成长过程中跟着兄姊读武侠和言情小说,到台湾念书后,我在图书馆里阅读高行健、巴尔札克、杜斯妥也夫斯基、托尔斯泰、张爱玲、哈金等作家的作品。后来,我在大学毕业时踌躇归乡与否的期间,遁逃到世界名导的电影世界里,这些点点滴滴累积的电影感,无形中都成为我日后拍片的养分与能量。前面说过,我认为电影是以影响书写、记事,而剧本正是电影的根源。要撰写出好剧本,除了养成阅读写作的习惯,也要关注时事,对周边环境与所接触的一切保持好奇与敏感。到现在我都有写日记的习惯,我的日记不见得是完整的文章,只是把所见、所闻、所感记下来,日积月累就可以组合成一个故事。另外,我也上网抓取历届奥斯卡入围影片的剧本,加以研读,从观摩出色的故事里,学习说故事的方法。四、演绎不同的影片类型
早期美国的电影学校,会要求修读导演戏的学生,毕业前必须拍齐四种类型的电影;分别是音乐片、默片、纪录片、剧情片,目的在于从音乐、影像、纪实、和综合的角度去做练习。学生时代我拍的短片《家书》,影像设定为主角骑着摩托车走访几个景点,后製旁白是我自己口说的书信内容;这部片形式有点像默片,感情与影像都是真实的,只有画面经过设计。 毕业製作《白鸽》也是採取拍摄影像,后製配口白的手法。至于《摩托车伕》、《归来的人》、《穷人。榴槤。麻药。偷渡客》几部片,则是带有纪录片的味道,到了《冰毒》则是一部完整的剧情片。我从拍摄的几部电影中,边拍边学,恰好演绎了几种电影的类型。目前全球电影市场仍是好莱坞的天下,包括说故事的方式,电影呈现的模式,这种方式被称为第一电影语言。欧洲或是第三世界国家,如高达、楚浮这类独立製片人,按直觉去拍片,对好莱坞产业模式充满反省,便称为第二电影语言。

【成为重击会员】热爱影剧的你快订阅重击电子报加入会员吧!重击会员将可以收到每週精选内容和编辑室报告,到年底前还有特映会、讲座、电影票等专属好礼,週週抽週週送订阅电子报成为重击会员请点以下连结:http://eepurl.com/gfJSjb

2019 LUCfest 贵人散步音乐节
